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买活 > 244 快到船篷里去!(上)

244 快到船篷里去!(上)

244 快到船篷里去!(上) (第1/2页)
  
  还在年节里,王家小姐的生活和平时相比,到底也多了几分热闹,她们从绣楼中出来的机会比以前多,元宵节虽然没有出去观灯,但到底也还是被背出了绣楼,和家里人共享天伦之乐,过了元宵节,并山园里就比从前要冷清了,这一日报喜等丫头来送饭时,报喜便在楼下对教养嬷嬷道,“老爷近日去香雪海小住赏梅花了,家下人带走了许多,如今园子里比往常要寂静,灯也点得怠慢了,嬷嬷每日回家时还要小心脚下,别崴了脚,那不是闹着玩的。”
  
  原来并山园虽好,但姑苏城内富贵风流的名园又何止一处?王老爷平日多在并山园待客,偶然也会去老友在香雪海的别业小住,他这一走,阵仗是大的,先一个,近年来得宠的美婢、姨娘都要跟着过去伺候,二个就是平时惯常使唤的听差、家人,以及陪侍身边的儿子们,这些人又都要下人伺候,因此老爷一走,家里便顿时觉得人丁比之前要冷落得多了。就连园子里上夜的家丁都比从前要少。
  
  报喜等丫鬟从前是等着厨房送饭来,这几日借口人口少了,顾此失彼,小厨房送来饭都凉了,几个姑娘吃了落胃疼,便自己殷勤去取,借此将园子里的几处地理都摸得熟透了,又因为一日取两次饭,消息也比教养嬷嬷要灵通些,便好心来提醒她。
  
  这教养嬷嬷,说来是王老爷第一任太太带来的陪房,辈分是高的,只年岁的确长了,骨头疏松,雨天便觉得膝盖疼,她每日在绣楼,这里人迹罕至,也没得甚么闲天聊,人老了,也没得力气四处去走动,因此和楼上的小姐一般,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。听了报喜的话,倒也念她的情,道,“是了,你是个好的,平日里最怜老扶弱,我这老胳膊腿,大冷天的,走在石子路上一步一滑,便是有个玻璃灯笼也不敢用的,跌碎了可怎么是好?”
  
  报喜一听,便知道她是看上了太太送到绣楼来的几个玻璃灯笼,因抿嘴笑道,“您老这说的哪里话来,如今也不比从前了,听说南边的玻璃可便宜!一个灯笼,值当什么?”她虽然经常看报纸,但和小姐一样,对外绝不表现出自己对买活军有丝毫的了解,只是以‘南边’称呼,因为这很可能被某个不知名的长辈认为‘不合适’,从此便再看不到报纸了。
  
  当下便上楼去,和王琼华低低商议了一番,取了一个玻璃灯笼来给嬷嬷用,那嬷嬷有了这灯笼,倒可以自己点灯回去,如此过了两日,她倒也觉得便宜,偏巧这一日,报喜拿了晚饭回来,把灯笼搁在廊下,蜡烛也点好了,那嬷嬷回身锁好了门,回身拿了灯笼要走时,杆子不知如何竟滑脱了,好大一个灯笼砸在地上,当即便裂成了两半,倒唬了她一跳,接连道,“造孽,造孽,老婆子失手,这可怎生是好?”
  
  虽说一个玻璃灯笼,如今算是便宜了,但好歹也要个三四两银子,足足是嬷嬷两个月的月例银子,这叫她老人家怎么舍得?只好又开了门,下来和报喜撕扯,报喜和另两个丫头下来看了,嬷嬷道,“定是你去取饭时,将挑杆摆弄得滑脱了!这灯笼我是不赔的!”
  
  那两个丫头因报喜的主意,如今每日要跑几次厨房取饭,虽然开始也觉得新鲜,能看看园内的景色,但时间久了,不免暗中也埋怨报喜多事,因此如今都站干岸,止看报喜笑话。报喜为难了一回,却到底还是勉强应下,道,“此事便由我来为嬷嬷周全。姑娘若问起,便说是我失手。”
  
  嬷嬷本恐她要分辩,话才说得严厉,没想到报喜和个面团似的好拿捏,倒有些过意不去了。要说由她来赔,却实在舍不得,嘟囔了一会,正是不好收科时,报喜又道,“只这般,嬷嬷摸黑回家,该如何是好?其实便是园子里点了灯,路也黑黑的,怕是纸灯笼不怎么管用呢。”
  
  这是实在的话,此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天黑后出行的,就算有纸灯笼,那光亮朦朦胧胧,也只能照亮脚下一小片路,不比玻璃灯笼,如雪球一般,照得又远又亮。但报喜已借了一个玻璃灯笼出来,嬷嬷也没脸再借一个,这一晚上打了自己的纸灯笼摸黑回去,只觉得一步一滑,再加上她又雀蒙眼,小小一段路,走了半个时辰,到家时脊背都浸湿了。
  
  有了这么一番前情,第二日起,她便把钥匙交给报喜,道,“好姑娘,你心善,好歹为我周全些时日,等我身子骨好些,天也长了,我再当个全差。”
  
  仗着自己在园子里,老爷不在家,太太对这些姑娘不过面子情,也很少进来,便公然每日早走了一个时辰,把钥匙留给报喜,让她取来晚饭后再去锁门。因报喜年纪轻,身体轻健,锁门后从一楼的窗子外头爬楼梯进去,再从屋子里把楼梯抽回来便可。
  
  如此虽然有徇私舞弊的嫌疑,但对绣楼里的主仆来说,其实也不无好处,因为教养嬷嬷年纪大了,总是心切回家,她们晚饭不得不吃得很早,饭一送到,嬷嬷就回去了,之后备水洗漱很不方便,既然现在钥匙在自己手中,餐后还可以把餐具洗了,哪怕是泼水都比从前方便,丫头们也可以借机乘取饭去游戏一会儿,如王琼华和两个裹长足已放脚的堂妹,屋内无人时,便也可以爬楼梯下来,悄悄在绣楼旁走上几步——哪怕什么也不做,光是这样在树荫周围,偷窥着外头的景色,也令这几个小姑娘心跳如鼓,大感罪恶中的刺激了。
  
  王琼华也背了王婉芳下来几次,虽然累得气喘吁吁,但好在放了脚,不至于完全无力,这样走了几趟,她的食量居然涨了一点,仿佛也比从前要健壮一丝了,王琼华便忖道,“看来力气果然是磨练出来的,我也不是生来便手无缚鸡之力,要从这里走去水门码头,或许也不是不能。”
  
  由是,她便认识到走路的好处,平时在二楼起居,木地板一走路就咯吱咯吱的,好容易下到地面,每回出来散心,必定在空地上来回绕圈,走得浑身出汗,方才心满意足。
  
  如此几日下来,众人已多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,便连教养嬷嬷也觉得,主人去香雪海,于家下人是难得的放松,这几日来检查功课时,面上便多带出笑来,比往常要和悦得多,她刻板尽忠了一辈子,到老了稍一懈怠,立刻便觉出好处来,这绣楼临水,一楼虽然宽敞,但却颇为阴湿,坐久了回家烤烤火,和家里人说说话,不比在那处发呆受用得多?
  
  为何闺阁松弛至此,外人却无一丝察觉?这里还有个缘故,因王家的主母更迭频繁,如王琼华祖父,他先后娶妻四次,如今第四任太太不过三十岁,身上却是不好,常年咳嗽,也有说染了肺痨的,只一向在吃药,也无心理事。而王琼华之父,也已经娶了两次妻,王琼华是原配所生,她继母现在要伺候婆婆,还要管着一大家子后院的事情,并山园这里的事实在是有心无力,都是交给管家,一旦管家跟了王老爷去香雪海,并山园这里门禁便比以往要松弛得多。还有许多丫鬟小厮偷偷跑到园中来游戏的,只是主人们不知道罢了。
  
  大宅门里的女人,总是命短,王家绣楼里这几个小姐,母亲还健在的不过一个,止如今随着其父去了任上,不忍她跟着颠簸,便留她在家里备嫁,其余女孩子不分嫡出庶出,都是早早就没了母亲,多被乳母养大,乳母白日里倒是时常能来探望一二的,这是年节里各家有事,方才进来得少了,给了她们这一点余地。
  
  王琼华从前只觉得二三十岁便死,也是很寻常的事,如今看了周报,倒是想道,“家下的女眷这样薄命,多是因为缠足又不爱动的缘故,元气弱,容易染病,再说这日子也太无聊,心里郁结,更是容易缠绵成疾。”
  
  她现在已完全不想死了,只想着要到买活军那里,尽量地活得久一些,哪怕是让她做个抄书女工,又或是做个绣娘,那也是愿意的。这几日由报喜去取菜,又花了几百文的赏钱,叫厨房做了几副猪肝来吃,希望能得以明目,如此可以走夜路——报喜有点儿雀蒙眼,王琼华还好,王婉芳眼睛倒是明亮,但她丝毫不认路,因此她们逃出去以后,若不在天黑以前找到水门码头,便很有可能迷路。
  
  两姐妹又暗地里收拾了自己的私房银子,将所有金银搜罗出来,连屋内贵重玉石陈设都没放过,全都凑在一起,大约是金银果子七八两,银元宝十余两,平时打赏的铜钱是不敢带的,太沉重了,还有各色头面五六幅,估摸着能当个百余两,给王婉芳做放足手术的钱是有了。余下大约还能花销一段时间。
  
  如此,将所有细软分成三份,缝在身上,又暗地里讨了粗布来,做了三身罩衣,还备了一把剪刀,这一日按朔望算,月亮要出来了,晚上要比前几日明亮,而王老爷大约也快从香雪海回来,三人暗中计议,便不再等待,这一日等教养嬷嬷走了不久,王琼华便先下去,在路口藏了个棉布包袱,自己还穿着长袄子、洒金裙子,只裙子底下露出的脚尖要比从前多,若是以往,报喜少不得又要把裙子放几寸来遮掩。
  
  过了一会,报喜也把王婉芳背下来了,另两个王家姐妹也下来散步。因为怕引人来探看,绣楼众人下来时,彼此并不交谈,只是在周围走走看看,王婉芳这几日都想出绣楼区域去,今日也不例外,向报喜低声撒娇,报喜无法,只得背着她去了,王琼华便跟在身后,低声道,“我去照应着,叫她们快些回来——你们差不多便先上去罢,若是听见有人来,也不管是我们,便先上楼是正经。”
  
  这两个小姐都是说定了人家的,只一心备嫁,不愿牵扯进一点口舌,闻言都点头称是,别说跟着出去了,王琼华一行人离开不久,彼此低声商议几句,便回身进了绣楼,将门虚掩起来。王琼华、报喜、王婉芳三人,则急急忙忙地在花木之中,换下了颜色衣裳,穿起罩衣,又摘了手上的扳指、耳坠等光鲜之物,瞧着便和民妇一般。报喜自己扎了个妇人发式,把王婉芳抱在怀里,又把衣裳拉下来遮住王婉芳的脚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