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孔乙已校长 (第2/2页)
戚弘誉道:“同学们,这里就是朝阳镇地界了!从这道路右下边那条小路到达浮桥再走一段路就到国际性品牌学校—穿越重生师范学堂了.
之后,几个人就拐下了右下边那条小路并很快到达了浮桥.
此刻,浮桥这里早有几个人翘首以盼在候着了,这是穿越重生师范学堂的校长孔乙已以及几个各科学长.
一看到戚弘誉等几个人过来,孔乙已嘴角扬起,现出了一丝微笑.
这穿越重生师范学堂的校长可不好当嗳!
孔乙已本是矜柔县人,早年曾在京城武兴大学求学深造,后因成绩突出被留校任教,蜗居在筒子间,兢兢业业当起了教书匠.
在京城武兴大学任教几年来,孔乙已深感武学人才的匮乏和从基层抓起的重要性,刚好有求贤若渴的家乡文教局人士上门盛情邀请,孔乙已便毅然辞去现职,结束了北漂生涯,南下家乡,在文教局领导下,紧锣密鼓地筹办这所穿越重生师范学堂.
这学堂之所以叫穿越重生的学堂,校名其实也是大有讲究的.
如今这年头华夏吃瓜群众凡事都爱讲究个嗜头,打上这穿越重生的金字招牌,单看这校名格局肯定就低不了,总而言之,统而言之就是为了方便招生吗!
常言道:“万事开头难,创业更难.”
为了给家乡培养出一批武学人才,曾记否,办校之初,孔乙已披星戴月,和一帮工程队的员工吃住在工地上.
沒经费,跟济公一般四处化缘,沒图纸,求人免费设计.
最后总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地,推平了一个山头,在这块平地上建起了相对着的两排土坯房,充作教室和学生及员工宿舍.
教室和宿舍间隔着一个简易操场,操场边还有一个简陋的食堂,这些就是这所穿越重生师范学堂的全部家当了.
有了学堂,就必须有教书的先生.
这好办,文教局立马就分配来十几位先生.
可刚一分来,孔乙已就傻了眼,这拨人中,真正习武大学毕业的了若晨星,而且还是一点水就直晃悠、装逼打脸的半桶水,其他的不是农校的就是工校的,这教武学教个鸟啊!这穿校凭这师资十有八九要扑街扑成哈巴狗了吧!
沒办法,孔乙已还是只好充分发扬了四处化缘的大无畏济公精神,好不容易打听到警局有个刚刚辞职的武学总教头,武学功夫十分了得,遂三顾茅庐,把他聘为武学老师,作为镇校之宝.
教书先生算是差强如意了,可学生呢?
如今这年头学生也不好招啊!
有些品学兼优的,一股脑都挤去京城或其他一线城市高校了,像穿越重生师范学堂虽也算是高校,但窝在这鸟都不拉屎的山旮旯里,有几个学生会屈尊来读啊!
虽然最终还是招来了些拉拉挎挎的学生,但孔乙已还是头疼啊!
原因无贰,就在于这所学堂打的那块“穿越重生”的金字招牌,要是沒有招上几个穿越重生(沒穿越重生,穿越附身的也好啊)来装饰门面,恐怕这块招牌得取下砸了.
顾及于此,周未的教工例会上孔乙已郑重其事地向广大教师提出了要求,每位先生都要外出负责招收一位穿越重生或者附身的生源回来,并把任务完成与否与薪水挂勾.
常言道:“重责之下,必有勇夫.”可茫茫人海,那种稀罕物究竟在哪呢?恐怕都得上升到“两条腿的人好找,三条腿的猪难找”那种高度了.
结果外出招生的先生大都空手而归,只有一位叫做司徒天霸的先生招了个王漾茗的女生.
但孔乙已并沒有绝望,因为他相信有一个人一定不会让他失望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