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练兵先练官 (第1/2页)
军队的根本是军魂,关键在中下级军官,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大溪滩一战,让王和垚见识了整个世界都是草台班子,没有最烂,只有更烂。
但凡杰书的麾下清军,是后世的任何一支军队,但凡他麾下的清军有几分血气,也不至于如此短的时间,被己方击溃。
这也让王和垚坚定了培养更多军官的想法。
虽然说后世的战术大大不同于这个时代,但通过在军中两年的摸爬滚打,王和垚融会贯通,编写的《步兵手册》与《训练操典》,基本上适应于这个时代。
至于没有军校,上过军校的他,就只能照猫画虎自建,名字也再简单不过,武备学堂而已。
教谕(教官),都是来自于麾下的优秀将士,他们都是自己一手操练,言传身教,在这个时代,已经是最优秀的军事教育者。
有了武备学堂,自然要招收学员,一是从军中选拔,二是从民间录取,人数各三百,共六百人。
相比于后世正规的军校军官,九年义务教育,再由三年中级教育,高考层层筛选,最后进入军校培养而成,现在的武备学堂,严格来说,一年的学期,仅仅相当于一所低级军官速成学校。
一年的学期,学员们只能掌握一名低级军官具备的基本技能,基本战术,行军宿营演习等等。
而这种一年制的武备学堂,王和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他现在虽然夺了杭州,虽然各方势力厮杀如火如荼,但谁也难以估计,清廷会不会发大军南下攻打杭州。
也许,武备学堂的学员,连一年的学期也不能学满,就要奔赴沙场。
基础学:历史、地理、数学。
军事教材:战术学、兵器学、交通学、地形学、军制学等科目。
术科:教材包括实弹射击、马术、卫生、兵器、沙盘以及行军、宿营、战斗联络等。
虽然粗糙,但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
武备学堂的校长,自然非王和垚莫属,而负责武备学堂平日教学事宜的教务处主任,也落在了刘文石身上。
刘文石,大岚山巡检司的老人,熟悉武备学堂的所有实际操练,又饱读诗书,武备学堂的日常教学,都归刘文石负责,张世豪曹五等军中将领协助教学管理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原杭州将军府衙,高大的门楼已经被拆掉,门楼后府衙大门上“杭州将军府”的匾额也被撤下,挂起了“杭州武备学堂”五个大字。“军事重地、闲人免进”的招牌,以及门口荷枪实弹肃立的军士,无一不预示着“武备学堂”的威严。
杭州武备学堂,大门外。
一块告示牌上,正在有人大声读着,吸引了进进出出百姓的注意。
“......山河动荡,黎民受苦,杭州将军府面向民间各行各业招募学员。凡我汉家子弟,年龄在18岁至30岁之间,身体健康、品行端正者都可前来考核,文武双全者优先考虑。通过考核后,一年学期毕业,招收名额300人......”
“怎么才300人?300人够打仗吗?”
“人家是民间招收300人,军中还要招收学员。肥水不流外人田吗!”
众人都是点头。招收学员,自然要优先照顾军中的那些粗汉了。
“不过,这武备学堂是杭州将军府办的,那是和朝廷对着干。要去的可要考虑清楚了!”
人们七嘴八舌,人群中有人忧心忡忡。
这一旦去了杭州武备学堂,可就是和朝廷公然作对了。万一要是败了,可是要被杀头的。
“你以为武备学堂是什么地方,是阿猫阿狗都能进的?”
一个粗布衣裳的壮汉,讥讽着不知天高地厚的芸芸众生。
“我董六一身力气,我都不敢去,就凭你们?一个个胆小鬼、脚底滑,让你们去,人家武备学堂才是瞎了眼!”
董六的话,让一众人面红耳赤,有人大声问道:
“董六,你一身本事,当兵总是绰绰有余吧。”
“我倒是想去,可是我阿母要人照顾,要不然我早去了!”
董六挤出人群,挑起两大筐菜,向着远处走去。
“说的也是!一月一两银子,包吃包住,是挺好的!”
“上了战场,那可就是九死一生,干点什么不行。再说了,将军府说了,三年免赋税,再不行,种地也行!”
“说的容易!你以为种地那么容易?风吹日晒的,不比当兵强!”
众人摇了摇头,纷纷散开,更多的人又挤了进去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武备学堂开学第一天,教场上,一排排黑色衣裤的精壮年轻学员,抬头挺胸,身高参差不齐,一张张年轻的面孔,寸许的短发,精神十足。
“禀报校长,我不想和这个猪尾巴训练,请你把他赶出武备学堂!”
一个健壮的年轻学员抬头挺胸,大声喊道。
“禀报校长,我也讨厌他的辫子,请把他赶出武备学堂!”
另外一个肤色白皙的学员也是大声喊了起来。
王和垚走了过来,站在留着辫子的学员面前,冷峻的目光上下打量一番。
“你知道我们办武备学堂的目的是什么?”
“禀报校长,是为了培养将领,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!”
学员抬头挺胸,正看着前方,目不斜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