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瑜伽菩萨戒 > 第20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第20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

第20集《瑜伽菩萨戒本》 (第2/2页)
  
  所以从理论上说「愈年轻修行愈占便宜」,因为你的思想单纯,你对治妄想事半功倍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,我们一定要在生命当中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来调伏我们的妄想。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?你的妄想轻薄以后,你不管持大悲咒、念佛,每念一句佛号、每念一次大悲咒,产生的力量都很大。
  
  我们看《讲义》第三十九页:
  
  己五、障禅定度
  
  庚一、不求教授戒
  
  辛一、有违犯
  
  壬一、染违犯
  
  这个地方「障禅定度」有三科,先看庚一、不求教授戒,「不求教授戒」是约一个初学禅定的人来说的,我们先看有违犯的情况。有违犯分两科,先看壬一、染违犯,看戒文: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为令心住,欲定其心,心怀嫌恨,憍慢所持,不诣师所求请教授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,他能够为令心住,这个很难得,就是他厌恶散乱的境界,「我修学佛法修那么久都没有什么效果,就是妄想太重,我现在下定决心要把心中的妄想停下来」,他希望能够成就明了寂静的心性、希望成就禅定,有这样的意乐生起,而且他也采取了实际的行动欲定其心,他第一个善取所缘境的相貌,有一个所缘境,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、心于所缘相续安住,强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,不能专要他专,以这样的专注来修习禅定。
  
  但是「心怀嫌恨,憍慢所持,不诣师所求请教授」。就着一个初学禅定的人来说,他因为嫌恨瞧不起教授的师长;或者自恃高慢,或者觉得自己年纪长老、种性高贵、或者福报广大,看不起教授禅定的师长,而「不诣师所求取教授」,这样子就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,犯到菩萨的戒。
  
  壬二、非染违犯
  
  懒惰懈怠而不请者,非染违犯。
  
  你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,而暂时的不请教授,这个是轻的突吉罗罪。我们看开缘的情况:
  
  辛二、无违犯
  
  无违犯者:若遇疾病;若无气力;若知其师颠倒教授;若自多闻,自有智力能令心定;若先已得所应教授:而不请者,无所违犯。
  
  这当中有五种因缘:你自己有疾病;或者你身体虚弱;或者你知道这个师长的教授是颠倒的,这个师长根本不是在教禅定,他在教什么气功、修调身的方法,不是在修调伏心的方法,这个是颠倒教授;或者你自己有多闻的能力,你自己阅读禅定的书籍就能够生起禅定的正见;「若先已得所应教授」,你对禅定的法已经非常熟悉了:所以不求请教授是「无违犯」。
  
  我们在修布施跟持戒的时候心是粗重的,你去做义工、你去持戒,这个不一定要有谁教授你,你知道一个概念就可以去做了;但是禅定可不同,禅定是非常精致的一个修行方法,不容许有任何差错,说是「欲知山上路,须问过来人」,你要到山上去,你不是拿一把镰刀自己去开路就可以,不可以,你要问问过来人。
  
  所以修习禅定,智者大师说你要「善知通塞」:你要知道修行禅定什么是通,什么是随顺禅定的因缘、什么可以做,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呢?可以做,做了帮助禅定;有些事情是塞,障碍禅定。而这些都是要求请教授、要有师承,不是说你找一个地方双腿一盘、两个眼睛一闭就可以修禅定,这很容易走火入魔。这个地方就是说一个初学者应该要求请教授。
  
  庚二、不除五盖戒
  
  辛一、别明贪欲盖
  
  壬一、染违犯
  
  前面是约着初学,这个是约着正修。正修的时候有烦恼生起,有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举跟疑,这五种烦恼生起不加以对治就犯到这条戒。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起贪欲盖,忍受不舍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当这个菩萨他已经如法的求请教授,他也知道禅定要以什么为所缘境,而且慢慢的强迫自己「不能念要他念,不能专要他专」,强迫这念妄想的心专一的相续在所缘境上。但是问题来了,就是你一专注的时候你内心的烦恼就反弹,所以有时候我们打佛七愈打佛七烦恼愈重,就是这个地方会把烦恼先逼出来。生起什么烦恼呢?生起贪欲的烦恼,就是你修习禅定之前,曾经在色声香味触法五欲的境界,这些可爱的境界有一些可爱的经验,在修禅定的时候贪欲的境界现前,而且你忍受不舍,不断的攀缘回忆,不想去对治远离,这样子就犯到菩萨戒。
  
  壬二、无违犯
  
  无违犯者: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发勤精进,烦恼猛利蔽抑心故,时时现行。
  
  就是说你已经知道贪欲的过失,而且你经常用无常观跟不净观来对治,但是烦恼炽盛,过去一生熏习得太重,时时的现行,但是你已经具足惭愧也在努力对治,就暂时无违犯。佛陀是给你一些进步的空间。
  
  辛二、例余四盖
  
  如贪欲盖,如是瞋恚、惛沈睡眠、掉举恶作及与疑盖,当知亦尔。
  
  跟前面贪欲的情况一样,瞋心(前面的贪心是针对可爱的境界,这个是不如意的境界),就是你可能跟某一个人结恶因缘,所以禅定的时候就想起这件事来,「这个人真是对不起我,我对他这么好,他对我如此的无情」,这个是瞋恚。或者是惛沈睡眠。或者是掉举,对所缘境不寂静;恶作,恶作是追悔的意思,追悔就是后悔,后悔是不定心所。
  
  本来我们平常应该多加忏悔,对于过失应该后悔,但是这个意思是说,你曾经做了错事,而你已经如法忏悔了,你就不要再去想了,你不应该修禅定的时候,你这件事情已经如法忏悔了,你又在那个地方不断的追悔,悔箭穿心,障碍你的禅定,这个地方是说修禅定的时候不要再去追悔它。第四个怀疑,对于所修的法门怀疑,这个都是障碍禅定,也都是结菩萨罪。
  
  这个地方在正修的时候对治五盖,我们净土宗最容易犯到的就是这条戒,所有修净土宗的人都应该读读「不除五盖戒」。
  
  我们净土宗的人有一个问题,就是欢喜念佛,不喜欢对治烦恼,真的是这样,这个是憨山大师说的,说:一般人说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,但是带业往生是带烦恼的种子,不是带烦恼的现行。有些人他佛号念得很好,你去看他,他一整天佛号现前,但是他对于世间的贪欲、世间的情感比谁都重,完全不对。
  
  就是说我佛号念我的、你烦恼走你的,咱们两个互不干扰(呵呵),互不侵犯,大家互不侵犯条约。这个地方会有什么问题?你平常可以互不侵犯,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你就有问题了。
  
  憨山大师说:念佛人不对治烦恼,烦恼是熟境界、念佛是生疏的境界,你迟早有一天在临命终的时候,两个要翻底牌的,一定要真妄交锋的。你放纵烦恼,烦恼就不断的增长,佛号也增长,就像憨山大师说:佛号也增长、烦恼也增长,但是烦恼是熟境界,佛号是生疏的境界,终于在临命终的时候为烦恼所灭,你的佛号被烦恼吃掉了。
  
  所以彻悟禅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:「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。」这句话非常重要,你平常不能只是生善,你还要灭恶,就是你一定要在寂静的心中建立一个佛号,然后烦恼现起的时候你要记得提佛号,转念念佛,要用佛号来调伏烦恼,试试看。
  
  你不能够说念佛的时候念佛,出来佛堂的时候就是你放逸的时候,放逸了又去念佛,你佛号跟烦恼完全是并行的,到临命终的时候两个就要接触了,那就是看谁厉害!那当然是烦恼厉害,因为烦恼是熟境界,无始劫来串习所成,佛号是今生才修习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,你在修行的时候,除了建立你心中的所缘境,你要记着调伏烦恼,这个是重要的观念。
  
  庚三、贪味静虑戒
  
  辛一、染违犯
  
  前面两条戒,第一个是初学、第二个是正修,第三个就是功德。功德生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?我们看戒文:
  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贪味静虑,于味静虑见为功德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,「贪味静虑」,静虑是四禅八定。为什么在静虑中加一个味呢?因为四禅八定的明了心中有种种的三昧乐,就像滋味一样,有种种殊胜快乐的滋味。菩萨经过长时间的强迫自己专注,他终于把心中的妄想停下来,这个时候禅定的心现前,身心有殊胜的轻安乐,他对此轻安乐深深的爱着,而且对于这种三昧的快乐见为功德,认为「这个就是我究竟的归依处、这就是涅槃了,我已经大事已办了,不必再进步了」,生起这样的一种情况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  
  就是说禅定的心情虽然是有三昧乐,但是禅定毕竟是有为法,也就是说禅定虽然一时的一片太平,因为我内心当中明了寂静,但是你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都摄持在这个明了寂静的心中,一点都没有减少,就如石压草的情况,它不像用般若智慧破坏无明、断除烦恼的相貌,它是暂时的调伏,所以你以这样子来当究竟,就容易退失菩提心,不思进取。
  
  辛二、无违犯
  
  无违犯者: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广说如前。
  
  就是你在对治当中暂时的现行,这个是无违犯。
  
  这个地方的禅定主要是在培养我们心中的念力,我们心中明了的念力无始劫来被惛沈跟掉举所障碍,要把惛沈、掉举这两种障碍先排除,对我们修行佛法才有帮助。
  
  我觉得修习禅定,当然平常定课很重要,但我个人觉得打佛七很重要,打佛七很重要,因为它相续时间长,而且有大众的威德力,打佛七更重要的就是在第四天里面。
  
  其实打佛七,我们前三天没有人在念佛。没有人念佛在干什么呢?其实前三天都是在处理妄想,你在这个地方大部分都是妄想粗重,就是佛号现起、妄想也现起,在那边拉来拉去;到第四天的时候雨过天晴,所以第四天是最好用功的时候。有些人根性利,可能第二天就上路。我们佛学院一学期打一次佛七,大部分我看都是在第四天,第四天以后大家看起来就是一种寂静相现前,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就觉得「好像阿弥陀佛离你很接近的感觉」,不像以前念佛那么遥远。
  
  这个时候你修止,佛号清楚的现前;修观,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、观察娑婆世界的过失都很自在、很灵活,所以打佛七的重点在四五六七。现在有些人提倡打佛三,其实很可惜,因为你好不容易把心静下来了,回去了!所以打佛七,诸位要把握第四天、第五天、第六、第七,那个时候你用功一天,你平常用一个月可能都还比不上。
  
  我们打过佛七的人会有一种感觉,你感觉到原来你心中没有妄想是很轻松。我们以前总是觉得心中没有妄想就活不下去了,但是你打完佛七以后,你这个妄想就像把身体的重物放下来,你感到很轻松,你要修止也很轻松、修观也很自在。所以刚开始修行,如果我们今天有志于行菩萨道,当然如果你生命的规划,你只想追求人天福报,来生做个大国王、做大富长者,你就在佛法当中唱唱炉香赞、做做义工也就可以了;但是如果对于你的生命,你想要调伏烦恼、要了生脱死,那成就内心的寂静就非常重要了。
  
  佛法那个甚深法义的觉悟都不是在散乱中成就的,都是在寂静心中观察产生坚定的理解,发挥出灭恶生善的功能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,前面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是修福德资粮,禅定是为你下一度的般若波罗蜜修习我空法空的智慧做一个前方便。好,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。向下文长,付在来日。
  
  (视频、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。)
  
  我回答几个问题: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请问法师,若曾经被他人损恼,由于害怕再被损恼,自己没有报复之心,但是却对他产生戒心,把自己隔离起来自我保护,避免与之接触或减少接触。请问法师,这样做是否违背「怀怨不舍戒」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你为了要自我保护而避免跟他接触或减少接触,我想「怀怨不舍戒」的重点并不在接触不接触,而是你内心当中对他是不是还有瞋心没有化解,这是关键点。佛陀对一个菩萨的要求是:你内心当中遇到恶因缘发脾气,佛陀可以接受;但是事情过后你没有把心中的瞋心化解,那就犯菩萨戒,你不能相续不舍。因为你身为一个凡位的菩萨,心中自然是有所得,有所得,有我相人相的对立在那个地方碰撞,一定会对立、一定会起瞋心。但是如果你对瞋心完全没有调伏力,事过境迁,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,你一想到就恨,那这个一定是伤害你的菩提心。所以它这个地方重点还不是说「你是不是把自己保护起来,或者有接触没有接触」,而是你心中对于人事还有没有怀瞋恨心,这是一个判断标准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面对逆境,因为自己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事情的困难,而且自己烦恼粗重,所以「希望自己平时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,并且回向西方,等待有能力的时候再回来」,这样回向是否正确?是逃避现实吗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你应该把它当做暂时的,暂时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。我想我们在研究大乘法跟小乘法,诸位要知道它的判断。就是说小乘法也强调调伏烦恼、灭恶,大乘也强调调伏烦恼,这个地方差在哪里?大乘法有目标,他整个修学佛法有要追求无上菩提、有要广度众生的目标,他有一个理想目标;小乘法没有什么目标的,小乘学者就是整天吃饱饭,就观察世间是苦、无常、无我、是毕竟空的,然后就进入到空性,然后就大事已办。众生在苦恼当中,没有关系,佛法在人事间有没有流传下去,也跟我没有关系,就是漠不关心。
  
  世间上有两种人是不好:第一种是恶人,恶人不好,创造很多问题;第二种是好人,但是漠不关心,这种人也不好,你漠不关心嘛!你可以暂时的不度化众生,但是你内心当中不能放弃你的目标、不能放弃对众生的关怀。你可以把这样的进度挪到往生净土以后,可以,每一人都有权力去规划自己的成佛之道。他愿意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,所以他追求增上生,生生世世在人世间积功累德,那这种人容易退转;有些人愿意先到净土,为菩提道求生净土,成就法身以后再来修福报,可以。
  
  但是身为一个菩萨种性,你不能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、对众生的度化,这是一个判定标准,而不在于你是不是度化众生。如果你度化众生不是为了利益众生,而是为了个人的名利,那也是退失菩萨种性。所以如果你认为你成佛之道的规划,方便有多门,成佛之道不是只有一条路,你愿意先到净土去,然后到净土成就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以后,再来规划度众生的种种事业,那也可以,但是你现在一定要培养出对众生的悲悯,否则你就不能求生净土,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善根界,你没有发菩提心,你就没有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了,所以这一点要注意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烦恼数数现行会伤害菩提心,但是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。请问法师「应如何看待自己粗重的烦恼」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烦恼的现行不一定伤害菩提心,不一定,看什么烦恼。我们说过「瞋慢嫉」这三个是伤害菩提心。瞋心;慢心,高慢心,你在人群当中,你总是觉得你高高在上,你不屑跟别人往来;嫉妒心,看到别人有功德,你嫉妒别人;其实贪欲的烦恼是不障碍菩提心。有些烦恼像惛沉掉举,你喜欢打打瞌睡、打打妄想,这个都不障碍菩提心;但是瞋慢嫉是比较伤害菩提心的。那对治粗重烦恼,我认为初学者可以拜忏、持咒,持往生咒我倒觉得不错。念佛法门,如果老参你念佛念得相应、佛号念得很顺,你就继续的念下去;如果你刚开始佛号念得不够好,我建议你可以持持往生咒,不可思议,它的速度也刚好。
  
  【学员提问】:法师曾经提到「禅定比忍辱更微细」,那修习禅定是否应先修止,而能够帮助忍辱?或者相辅相成?
  
  【师父答疑】:当然是可以,不过禅定跟忍辱不一样。禅定它的所缘境是单一的所缘境,我们刚刚讲过了,你在一个所缘境能够明了寂静,只是单一的所缘境,可能是佛号、可能是大悲咒。这个忍辱的所缘境是多元的,忍辱是于诸境缘内心不动,禅定也是不动,所以忍辱是偏重在事相上历练。有些人禅定修得不错,他在佛堂当中一坐三四个小时,但是他从佛堂中出来,你讲话刺激激他,不得了,他生气了,他就是历练的太少,忍力薄弱。所以这两个也不一定要划等号,有些人忍力强,他心思散乱也可能;有些人禅定高,但是他对人事的境缘没有忍耐力,也是有可能。所以这两个不一定要划等号的。
  
  好,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